图片反差 为不知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每天6:30
心爱请为我星标
图片
黄帝内经太素辑注
图片
《黄帝内经》者,即今之《素问》《灵枢》也,为国医之根基,良工之所宗,民命之所赖,其谈玄,其言简,其意赅,其理奥,其义深,其术妙,非得谈之东谈主、有志之士、博学之才,弗成尽通其意。然纵知其意,又能明之以言,浅之以论,乐 用于医工,广惠于百姓者,更寥寥矣。
初唐《黄帝内经太素》(下文简称《太素》) 一书,为杨上善奉赦撰注,将《九卷》(即《灵枢》)《素问》经文合而分类加注,厘为三十卷,名之为《黄帝内 经太素》。“太素者,质之始也冶,该书尽存初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 善本之经文,醒目专发《黄帝内经》之本意,成书于今,已近一千四百年。北宋林亿等校正《素问》等书时,多借用此书,对其评价甚高。
图片
惜得读《太素》者少,流传不广,自南宋以后,海内已无东谈主睹其真容,被以为是佚书,亦八百余年。幸得鉴真高僧携至日本,在日本有传手本流传于世,方得保存。清光绪中世,杨惺吾发现日本尚存关爱寺所藏关爱三年《太素》旧钞卷子本,虽仅存二十三卷,残卷一本,合十三纸,仍破败七卷,遂影写携归。晚清萧延平视《太素》如张含韵,遂在杨惺吾影写关爱寺所藏《太素》旧钞卷子本的基础上,广取《灵枢》《素问》《甲乙经》(全称《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针灸甲乙 经》《针灸甲乙经》《甲乙针经》等)《伤寒论》《巢氏病源》《令嫒要方》《外台机密》《医心方》等书,对《太素》给予多年考校,殚精竭虑,在民国十三年 (1924 年) 撰成《黄帝内经太素》校正本,并刊刻于世,即成商量《太素》 难题之善本。随后日本又重现关爱寺本《太素》 原缺之第十六、第二十一两卷考中二十二卷之《九刺》《十二刺》二篇。1979 年,王雪苔先生赴日本熟谙,获赠日本“盛文堂汉方医书颁布会”1971年据关爱寺本重印之《黄帝内经太素》一帙,其中便包括国内佚缺之卷十六、卷二十一及卷二十二中之两篇,并把此三卷单独影印,名《残卷复刻黄帝内经太素》,手脚里面辛勤在中医界公开,为商量 《太素》 提供了难题而稀有的辛勤。
图片
关爱寺20世纪90年代,王洪图训诫得到日本友东谈主小曾户丈夫先生所赠《黄帝内经太素》二十五卷摹写本,并以之对萧本进行重校,不仅可补萧本《太素》所缺卷十六、卷二十一,及卷二十二中《九刺》《十二刺》两篇,还可补其他多卷中的多数佚文,著成《黄帝内经太素(校正版)》初版,于 2000年在科学时刻文件出书社出书。2003年王洪图等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闻明文件学家钱超尘先生处见到日本东瀛医学商量会影印出书的关爱寺原钞卷子本《太素》,并以此影印本为主校本,蚁集《灵枢》《素问》《甲乙经》等,,对萧本《太素》再次进行全面重校,撰成 《黄帝内经太素(校正版)》第二版,于2005年重版刊行。成为商量《太素》又一难题的善本。
近贤刘衡如、李云、钱超尘、李克光、郑孝昌等名家,对《太素》之校注,又大地面补充了《太素》二十五卷本中的实践。
本东谈主研读《内经》三十余年,研读《太素》亦逾十五年,《太素》商量《内经》之法甚合于心。然其佚缺五卷之多,钟情重现更全之古本,确实太难;诸贤商量《太素》虽深,却略欠简明,且校多注少,未便阅读和交融,终是憾事。遂将东谈主民卫生出书社版《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在二十五卷《太素》中未录之经文 (王冰运谈七篇以外),分类补入佚失之五卷之中,复三十卷之旧,乃合古今之论,参王冰、景岳等名家之言,及个东谈主商量之心得,仍从《太素》体例,给予醒目,与二十五卷互相参详,则《太素》精髓昭然。二十五卷中所缺,则在诸贤之基础上,择其善者而用之,诸贤所缺之处,多据经文或杨注仔细琢磨,多取得补,然补者则必有所据;又或有不补者,亦加【按】发达其义。
图片
今辑注之体例:
一、本次辑注《黄帝内经太素》之原文及杨注部分,以萧延平《黄帝内经太素》校正本(下文简称《萧本》,东谈主民卫生出书社1955年据兰陵堂刻本影印) 为原来。以王洪图、李云重校之《黄帝内经太素 (校正版)》(下文简称《校正本》,科学时刻文件出书社2005年5月第2版)为主要校勘本。刘衡如点校之《黄帝内经太素》(下文简称“东谈主卫本《太素》”,东谈主民卫生出书社1965年出书)、明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黄帝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东谈主民卫生出书社1982年影印)、《医心方》(东谈主民卫生出书社1955年影印本)、张介宾《类经》(1965年出书东谈主民卫生出书社)、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1986年上海中医学院出书社出书)等书亦有参考。
二、全书统共经文,都于整段经文之末,标注其出于东谈主卫版《黄帝内经素问》(下文简称“东谈主卫本《素问》”,东谈主民卫生出书社1956年3月第1 版)、《灵枢经》(简称“东谈主卫本《灵枢》”,东谈主民卫生出书社1956年3月第1版) 之书名、卷次及篇次(如《素问·卷四·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个别不在东谈主卫版《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者,亦表明其出处,以便对照检会。
三、凡上述诸贤未收录,则本次所重辑之实践,经文都以东谈主卫版《素问》《灵 枢》(版块同上) 加以重辑。重辑原则是:
(一) 所缺五卷中,卷第一:摄生之一、卷第七:脏腑之二、卷第十八:证候之二。此三卷已有标题,则把《太素》二十五卷本中未收录之《素问》《灵枢》经文筛选出来(王冰运谈七篇以外),力按《太素》本意,弃取以三卷标题收纳经文之法,把相宜三卷标题旨意之各篇经文纳入其下。
(二) 所缺五卷中有卷第四、卷第二十未有标题,则把剩下之经文阐发经文实践,归纳成两部分,按照文意分散加上五行、宜禁手脚卷四及卷二十之标题。
(三) 所补五卷下各篇篇名,均按经文实践归纳定名。
(四) 增补之经文,尽量作念到不重叠,不遗漏,并给予醒目。诸贤于二十五卷本中已重者则不改,以存其貌。
(五) 所补五卷中,林亿等“新校正”有援用《太素》之文者,则按东谈主卫版《素问》中所述,录回原处。
(六) 所补之处,勉力接近原著,然终非原著,恐失原旨,故只须不离经义,使变不离宗为要。
(七) 有疑难之处,如本书十九卷《设方·知针石》“东谈主一以不雅动静”至 “四 方各作解”经文,出自《素问》卷十四第五十四《针解篇》,经文及杨注都蒙眬,后世医家亦多因深奥而不注,今都再行断句,并加醒目以昭其义。
四、凡书中所佚之字,均以“□”标示, 每个“□”示意一个汉字;遇书中佚 翰墨数省略者,则以“□……□”示意。如诸贤以考据者,或本东谈主有确证者,都直补之,不再留空。本东谈主所补之经文及杨注,除加【按】者之外,字、句都以下画线表明,以示区别。
图片
五、凡本次补注经文读音者,都紧附后来加注拼音,并以“( )”加以区别。所发现问题、疑窦或必须证明之处者,则在后加按语进一步陈说。
哥也色六、诸贤之书脚注甚多,且多高超之处,均择其善者而用之,并加以证明。
七、为便于阅读,全书为横排简体字,目生异体字能改为范例简体字者,则改为范例字,弗成改者,则按原字保留。凡卷标题和各篇标题均用宋体加粗三号字、经文用宋体加粗小四号字、其余均以宋体五号字编排。醒目中需注音者,则紧随后来加注拼音,并加( ),以五号字编排,以示区别。
曾锋
2021年9月
黄帝内经太素辑注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办事,统共实践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实践,请点击举报。